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
更新日期:2025-07-08 10:20
写作核心提示:
写一篇关于《端午水风情》读后感的作文,需要注意以下事项:
1. "理解作品主题": - 首先要深入理解《端午水风情》这部作品的主题,它可能涉及端午节的习俗、地域文化、民族风情等。
2. "明确读后感的目的": - 明确你写这篇读后感的目的是什么,是为了表达对作品内容的认同、批判,还是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感受。
3. "结构安排": - "开头":简要介绍《端午水风情》的基本信息,如作者、背景等,并引出你的读后感。 - "主体":围绕作品的主题,结合具体情节和人物,阐述你的观点和感受。可以谈谈你对端午节的看法,作品中的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,或者作品如何影响了你的思考。 - "结尾":总结全文,再次强调你的观点,并留下一些思考或者对未来的展望。
4. "内容充实": - "细节描写":在作文中,适当加入一些细节描写,如场景、人物对话、节日氛围等,使文章更加生动。 - "情感表达":真实地表达你的情感,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热情和投入。
5. "语言表达": - "准确用词":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,避免出现语法错误。 - "文风统一":保持作文的
1
飘香的端午节
农历五月初五,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,阵阵粽子的清香沁人心脾。
据说,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。而端午节的风俗也不少:吃粽子,赛龙舟,喝雄黄酒,插艾叶……,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。而今年的端午,我和妈妈准备了材料,开始包粽子了。
我还不会包,便眼睛直直地看着妈妈的一举一动,只见妈妈拿起两片粽叶,把它卷成喇叭形,然后把一勺糯米和红枣放进去,将多余的叶子折起来,最后用绳子绑紧,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包好了。我看了心里痒痒的,也想去包粽子。于是,我先把粽叶包成簸箕状,弄点糯米,红枣,可是,正当我把粽叶包上时发现,不管怎么样,粽叶不是破了,就是糯米“溜”了出来,我有点沮丧了。这时,妈妈笑了笑,手把手地教了教我,我不大一会儿就学会了,而且包得有模有样。
夜幕悄然降临,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,品尝着亲手包的粽子,一股香甜流入心中,在这阵阵清香中,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。
2
观屈原有感
岁月如梭,汨罗之水一去不返,不知不觉中,你当年的一跃,距今已是两千多年,但是你的事迹却随着这端午佳节流传至今。又是一年端午节,我站在龙舟之上,把粽子往江中一抛,眼前激起的水花仿佛把我带回了你跳江的那一刻。
看着你驻足在汨罗江畔,看着那奔流的汨罗江水,我知道你心中是充满不甘和绝望的。在汨罗江畔,你只留下一句天下皆混我独清,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话语,便在天空留下一道优美的弧线永远的沉醉在汨罗江。你本可以安享天伦之乐,你为什么为了这昏暗的世道把你的一切都放弃呢?
“路漫漫其休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屈原呀!你太傻了!你为了如此昏暗的世道,以死来捍卫自己的道,这又何必呢?你如此做法何尝不是遁世而逃呢?前期你受到楚王重用,后期却只得游于江潭,行吟泽畔,人生的巨大落差让你感慨世态炎凉,愤懑难以抒怀。楚国也因为楚王的昏庸最终葬送了,于是你成了亡国之臣,抱着对政治理想的坚持走向死亡。
我说亡国之痛是难以挥别的,可是为何你要选择死亡?为民族灭亡而死是崇高而坚贞的,可为何你只看到一个楚国,只看到楚国之一国百姓?难道你的眼中就容纳不了异国百姓吗?你有你的才华与抱负,为何不去造福更多的百姓,如此的价值不是更大吗?守着无道的楚王,压抑自己走上不归路,试问值得吗?也许正如那句“子非鱼焉知鱼之乐”。时光的磨灭让我们有了隔阂吧!
君本才溢世无双,何苦一跃随波去。你就这样留下了千古绝唱的《离骚》,殉了你的爱国之道。虽然我不赞同你的这种避世而逃的办法,但是你的情,你的心,震撼了我,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,去反省的。希望这端午的龙舟水可以把我的话语带到你的'耳畔,希望你的精神,在以后的岁月里都为人所继承。
相隔千年的时光,也许在那个时代有太多我们未曾了解的秘密,所以对你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,但是你的才情是世人不可磨灭的,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瑰宝。在那至今还滚滚东去的汨罗江水还在镌写着属于你的传奇!
3
难忘粽子飘香的端午
清晨,一阵浓郁的糯米夹杂着粽叶的香味儿把我从睡梦中唤醒,啊,今天是端午节!
我再也在床上待不住了,一骨碌爬起来,就往饭厅跑去。眼前的景象令我兴奋不已,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粽子,有鲜肉粽、火腿粽、花生粽、蜜枣粽、白粽……数都数不过来,真让人眼花缭乱,目不暇接,馋得我直咽口水。
我赶忙坐下来,顾不得担心冒着热气的粽子烫到手,匆匆地剥开一个粽子碧绿的“外衣”,香味儿扑鼻而来,只见一个黄灿灿的饭团就像一个吃饱了肚子的小猫一样圆滚,把粽子掰成两半,露出了里面鲜美诱人的肉馅。我再也受不了这种诱惑,大喊一声“吃粽子喽!”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。吃完鲜肉粽,我感觉还没有解馋,又剥开了一个我最爱吃的白粽,轻轻沾上一点糖,然后大口咬进嘴里,哇!那甜蜜的感觉直浸肺腑,真是绝世精品呀!
真难忘这个粽子飘香的端午节,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节啊!
4
我们的端午节作文
时间过得真快。每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,下个月的6月6日是端午节。我听妈妈讲,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5月初5,又称端阳节,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,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、赛龙舟、挂菖蒲、蒿草、艾叶、熏苍术、白芷、喝雄黄酒。
据说,吃粽子和赛龙舟,是为了纪念屈原,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“诗人节”以纪念屈原。至今挂菖蒲、艾叶等,则是为了避邪。听力妈妈的介绍,我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。我记得去年的端午节,奶奶买来了象草一样的东西挂在家里的大门上,现在我知道了草地名称和用处了。
她还买来了绿绿的棕叶和白白的糯米,给我们包粽子吃。那时我想帮奶奶包粽子,可惜不会。后来吃着奶奶包的粽子真香。真好吃!今年的端午节也不会例外,我又可以吃到奶奶包的粽子了,还知道了不少端午节的习俗,这个端午节我将会过得更快乐!
5
多彩的活动
每当蝉鸣荔熟、稻花飘香的时候,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来了,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富有民族特色的龙舟赛。
端午节那天,大街小巷到处悬挂着醒目的标语,插着鲜艳的彩旗。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,潮水般地涌向了河两岸。此时,人声鼎沸,彩旗飘扬,好一派热闹的节日景象。
看,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,十几条龙舟头咬着尾,尾接着头,从上游鱼贯而下,两岸顿时沸腾起来了。锣鼓声、鞭炮声、欢呼声,汇成一曲动人的交响乐。每条龙舟颜色各异,龙头千姿百态,长着犄角,睁着双眼,栩栩如生,犹如条条真龙在戏水。龙舟上的健儿们穿着红背心,头上用白毛巾扎着英雄结,个个如同出征的战士,格外精神。
“轰隆隆”,礼炮一响,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上飞驰。岸上的人们欢呼雀跃,击掌喝彩。龙舟你追我赶,力争上游,那奋勇争先的场面激动人心,催人振奋。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,随着铿锵有力、节奏鲜明的锣鼓声,双手挥着蒲葵扇,双脚不停地上下跳动,使出浑身解数,鼓动队员向前奋进。
我站在岸边观看龙舟赛,内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涛,时起时伏。健儿们不负众望,他们沉着、镇定,挥动着肌肉鼓鼓的臂膀,拼命划着。有一条龙舟遥遥领先,成了群龙之首,最终夺魁。顿时,岸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。
龙舟赛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,但那催人奋发的锣鼓声仍在我的耳边回荡,那拼搏向上的情景也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。
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,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,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。